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夫当乞骸骨 时尚书省中
旦夕注独坐之拜尼之还报
大夫怒曰仕宦不止车生耳吾以独坐易吾大夫哉趣
上得请径谒台辞谢去台使者暨其僚不 (第 20a 页)
 衣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廉夫击节叹
 赏遂废已作手书数纸尽散座客一时声名振起人
 称为袁白燕姜南明叔云朱帘玉剪乃常熟 时大本
 
之作其全篇云春社年年带雪归海棠庭院月争辉 (第 1b 页)
   昭信校尉芬德拨什库王君墓志铭
君讳仕字某正红旗下人世家辽东
国家升盛京就设辽阳县君盖其县人也先世用军功
得官祖兰前 明时中
屯卫指挥使父有才以谨饬闻于
乡君长身赪面望之甚伟而为人恂恂退让有父风少
以乌珍超哈事
太宗
太宗方用 (第 3b 页)
树里行均有大历十子遗音
(明诗/综)
袁景文以白燕诗得名然如月明湘水初无影雪满梁
园尚未归翻不若琴川 时大本
之珠帘十二中间捲玉
剪一双高下飞也顾光远以白雁诗得名然如锦瑟夜 (第 29b 页)
 诗沙气半蒸梅子雨浪花初过鲤鱼风则是误认已
 久而景濂亦承之也
 王逢秋感云鲮鱼风息静江波
  白燕
尧山堂外纪曰袁海叟尝谒杨廉夫见几上有琴川
大本
咏白燕诗春社年年带雪归海棠庭院月争辉珠
帘十二中间捲玉剪一双高下飞天下公侯誇紫颔国
中俦侣尚乌衣江湖 (第 4a 页)
般。若尔则虽有此全体之发见。何从而立大本。虽有此大用之发见。何从而行达道乎。以此言之。虽谓之非吾所谓 大本中
达道和。亦未为过。而其实 (第 355H 页)
大本中
达道和。只当于此等暂发见处看取宜矣。盖虽暂发见。其为道之体用。故自如也。不然朱子之言。曷为丁宁如是哉 (第 355H 页)
泪入乔山。竹外穷檐。楚骚兰猗。硕人薖轴。君子明夷。煌煌钤印。紫阳一编。抱书徜徉。光霁无边。遂倡绝学。 大本中
正。只手三纲。闻者起敬。看花玉栏。左右仙寝。满腔衷赤。泣诉敷衽。珠丘躬禋。圣祖诞辰。頫仰宿昔。忾慕弥 (第 327L 页)
元亨利贞。天道之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人物)
仁义礼智。人性之纲。
戒惧大本存养于未发之 时大本
慎独达道省察于已发之际达道
虚灵知觉。心之体。仁义礼智。心之德。形而下者。气也。心与理一存其心养其性 (第 164L 页)
,性出于天出字,乾道变化之变化字,成之者性成字。合而言之也。似不为无据。陈氏亦曰。人物所得之性。皆从 大本中
流出也。) …… (第 320L 页)
。愚见本无异于南塘。而但因此而言。即此时节。性亦有善恶。则是未发时。理亦有善恶也。然则将何以立天下之 大本
乎。此甚可怕。言气质于未发而不敢言善恶者。果似听莹。而从古圣贤所论。绝无未发时有善恶之说。先师亦尝以 (第 329L 页)
以湛然虚明中。有气禀昏明之不齐者为疑。虽以贤者之相信。犹不能无听莹者。则理之难明。果若是耶。大抵未发 时大本
一说也。湛然虚明一说也。气禀不齐一说也。 (第 418L 页)
大本
专以理言。但于虚明时其体可见。故必于未发而言之也。湛然虚明。气禀不齐。皆以气言。而湛然虚明。是言未发 …… (第 418L 页)
有性善。又有心善而善有二本矣。况人心有觉。道体无为。则心善之为本。又有大于性善矣。二本固误。而心之为 大本
尤误。故愚尝深辨之。今于高明半齐半不齐之说。又出此辨。辨亦支离矣。然孟子好辩。韩子好胜。皆非得已也。 …… (第 419H 页)
至十分尽头处而言者也。栗谷之论未发。其说甚详。而专以择之书为主。其后诸贤之说。又皆以栗谷说为主。此是 大本
所在。不可有异同。于此而有异同。则是不识 (第 424L 页)
大本
也。
未发为性。已发为情。此特以性情界分而言也。其实天命之性。无时不流行。非拘于一时限于一处者也。故 …… (第 424L 页)
乎。
栗谷先生曰。明德之体。即至善之体而未发之中也。明德之用。即至善之用而已发之中也。明明德者。即立 大本
而行达道者也。如此看破。岂不分晓云云。愚 …… (第 424L 页)
一阳之谓道。太极者一本也。阴阳者分殊也。心与性。即阴阳太极之谓也。阴阳亦可谓纯善乎。若是纯善。则又一 大本
也。孟子曰。天之生物。使之一本。夷子二本故也。不识二本之误。则他不足论也。
心性以理气之分言之。则性 (第 426H 页)
,盖州百人。沈阳千人。宁古塔二千人。通州八百人。蓟州,三河。或百人或三百人。其他堡铺州县所居者。皆故  明时中
国之农与商也。以此观之。清人之种。亦已少矣。自凤凰城至山海关千馀里。闾井萧然。城郭亭障。颓而不修。若 (第 98H 页)
。则语类所言气之精爽。是也。孟子虽言平朝之气。而于所乘之良心。有何相逼乎。张子虽言湛一之气。而于未感 时大本。
有何相碍乎。朱子虽言气始之清。而于主宰之太极。有何相贰乎。孟,张,朱子果欲为二源二主而发耶。但气虽有 (第 215L 页)
汉而下。二气五行。自是较昏浊。不如太古之清明纯粹。按玩此四五个自字。便见得气自如此。非理先如此。) 大本中
元无此耳。(此两句。亦大雅录。)至于栗翁说。只言本一之理乘于游气而生此万殊。非谓理先有参差不齐而为此 (第 418L 页)
取法矣。是则曩所谓本之以孝敬敦伦而推以及于经济而为有体有用之学者。非公之谓乎。猗欤盛哉。虽然。是又从 大本中
流出。苟非有心法之正。识见之明。为之枢要根柢。而或出于依样葫芦。则亦何足以称之哉。若公者。得于师友之 (第 291H 页)
 

论天下大本。则判理于气。至以为浊驳气质。无害于本然性善。 大本中
正。天命本然之性也。气质美恶。生下来禀赋也。单指 (第 248H 页)
大本
则为本然之性。兼指美恶则为气质之性。单指兼指。虽在一处。纯善兼恶。说出不同。盖理气无间。而从其渣滓不 (第 248H 页)
化者而言则浊驳自在。从其真体纯善者而言则 大本
自若。气虽浊驳。方其敛伏而不用事则初无害于大本之性。此所谓气虽偏而理自中者也。若如高论而一涉浊驳。无 (第 248H 页)
单指兼指矣。今若以不齐之性。只勘于已发则恐不免唤性为情之嫌。而程张所论不齐之实。都向发后去。与所谓中 时大本
之性者。时位悬殊。动静相对矣。除是性发而为情。情之和者。固性之发。而情之不能和者。亦岂非性之发乎。圣 …… (第 297H 页)
     
(右吟吾篇)
与沈伯高(齐云)讲义于隐仙庵。归后不能忘。得七绝以寄。
一本元能万散该。浑然还复灿然来。虽因有气名称立。不是从他强裂开。(阴阳上始称健顺。五行上始称五常。然所以阴阳所以五行之妙。一原之中。元来自在。何尝如一块物事。本来硬顽。却被他决裂然后。分为千百者耶。)
圆处圆之方处方。虽无造作却融洋。若言不气无森灿。枢纽云云说亦谎。(理有所以然能然当然。今夫物之千差万别。莫非此理之使然也。若谓理本不能如此。而必待气之作用然后。始有条理之灿然森具者云。则理之为造化枢纽者。亦将归于驾虚凿空之说矣。)
其同诚是不同何。异体元非杂气窠。假使不同皆气耳。气还为本不须他。(一原则同。万殊则异。莫非此理。若谓一原专是理。分殊由于气。则气已自能主宰。为造化之 大本。
更无可待于理。而所谓理者。又只是儱侗无用之物。强占一原之名。无之而无所阙矣。何足为气之主宰乎。) (第 300L 页)
之太快而末弊之至斯。未及细思者此也。朱子言一气流行。上文有天秪是三字。岂是逐一妆点得。下文有秖是大原 大本中
流出一句。曰天秖是一气流行。则一气流行乃天也。一气流行之外。更无别讨个天字处。曰岂是逐一妆点得。如此 …… (第 598L 页)
。见其影子。而未见其里面道理者耳。朱子曰。释氏虽自言惟明一心。实不识心体。而心外有法。不足以立天下之 大本。
若圣门所谓心。则天叙天秩天命天讨。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无不该备。而无心外之法。又曰儒释之异。正为吾以心与 (第 605L 页)
宁。高丽名贤文贞公讳丘之后也。入 本朝。有讳益福立慬于壬乱。 赠吏曹判书谥忠景。是生讳沇号陶村。光海 时中进士。
闻禁谢恩 西宫。遂不应榜而归。我先祖尤庵文正公以含章自贞称诩。而题其墓曰 万历进士。是生讳之白。游慎 …… (第 571H 页)
卿。高丽恭悯朝。以赞成事击破红巾贼。录一等功。图形壁上。谥肃毅。是生讳勋吏仪判书。三传讳有良入我 朝 中进士。
官礼曹判书。生讳嗣殷大司谏。生讳石坚进士阳川县令。生讳希骞文应教。此其五世以上也。曾祖讳仁孙武科副护 (第 577H 页)
 以过不及之中。论未发前寻觅者。恐似未稳。只以求中之意看之如何。(在穆)
此处论说易差。只以求中之意看者固是。然但求中之说亦有二焉。吕氏求中之说则求无过不及之中于未发之前者也。杨罗氏求中之说则体认未发之

中于未发之前者也。今此未发之前。不可寻觅云者。参以上下语意及苏季明无所著模之说。则似是对著吕氏求中之说。而似不是照对了杨罗说。故俄者所答如此。然更思之则吕氏说固是病于寻觅。而杨罗体认之说。亦未免寻觅之病。若通曰求中则二家说皆举之矣。以此论之则曰求中者得之。芝山考误亦以求中释此句。
 寻觅之病则固二家所同。而若曰不可寻觅则吕氏求中之说尤似对著。盖未发 时大本
气像则犹有隐约可见者。而至于求过不及之中于未发之前。则实有寻觅不得者。俄者诲谕之说。恐不可废。(在镀 (第 439L 页)
子。长即文元公晦斋先生。次讳彦适号聋斋。以孝友至行 赠持平。是为公九世祖。自是以后。世袭诗礼。曾祖讳 时中进士
号省轩。有文行。祖讳宪周。考讳鼎凝。有厚德。教子以义方。妣义城金氏。弘文校理霁山先生讳圣铎孙通德郎讳 (第 517H 页)